- 劫
- 拼音:jie21. 用威嚇的手段脅迫。 史記·卷八十六·刺客傳·荊軻傳: “誠得劫秦王, 使悉反諸侯侵地。” 宋·蘇洵·六國論: “悲夫! 有如此之勢, 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。”2. 強取﹑搶奪。 如: “打劫”﹑“搶劫”﹑“打家劫舍”。 南朝宋·劉義慶·世說新語·自新: “陸機赴假還洛, 輜重甚盛, 淵使少年掠劫。”1. 梵語音譯“劫波” ( kalpa) 的略稱。 一個極為長久的時間單位。 佛教以世界經歷 若干萬年即毀滅一次, 再重新開始為“一劫”。 如: “大劫”、 “小劫”、 “賢劫” 。2. 災難、 災禍。 如: “浩劫”﹑“劫難”﹑“劫後餘生”。 聊齋志異·卷一·嬌娜: “今有雷霆之劫。”3. 圍棋上指從屬未定, 可互相牽制的棋眼。 儒林外史·第五十三回: “這一盤鄒泰來卻殺死四五塊, 陳木南正在暗歡喜, 又被他生出一個劫來, 打個不清。” 1
Словарь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Тайваньского языка - Гоюй (Мандарин). 2013.